关键词④|四大方面,看2021印刷业智能化发展

时间:2022-01-21 来源:

 

通过对2021年印刷业发展趋势和特征的梳理,我们整理了十组关键词。

今天带来的是“智能化”。

这一年,印刷业智能发展加速落地,大中型龙头企业的智能化建设正走向深入。

 

 

 

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印刷业智能化建设也已经迈入了发展新阶段,一系列成果加快落地实施。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为印刷业智能化建设创造了新的发展契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印刷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更加迫切。

 

 
01
政府高端引领

 

2018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署举办首届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以聚焦智能化为主题,探寻印刷业智能化升级发展新路径,开启了“政府引领、典型示范”的印刷业智能化建设新思路。近年来,在《中国印刷业智能化发展报告》的规划下,在印刷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引领下,在“一本图书印刷智能制造测试线”的带动下,在典型案例的示范下,在产融对接路演观摩活动的促进下,在产学研合作的支撑下,印刷智能制造成为行业关注焦点,成为企业自觉行动。

 

不久前刚刚发布的《印刷业“十四五”时期发展专项规划》中,也为印刷业智能制造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明确指出,要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组织实施印刷智能制造示范工程,支持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推动建设扩容印刷智能制造测试线。

 

具体来说,印刷智能制造示范工程,要做好以下四部分内容。

 

  • 一是测试线建设,即升级完善“一本图书印刷智能制造测试线”,建设“按需印刷智能制造测试线”和“包装印刷智能制造测试线”,加强应用推广。

     

  • 二是信息平台建设,即搭建印刷智能制造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 三是智能工厂建设,即建设一批示范智能工厂和示范数字化车间,建设若干个印刷智能制造应用示范中心。

     

  • 四是关键核心技术设备研发,即开展喷墨数字印刷关键核心技术和整套喷墨印刷设备的研发。

 

此外,规划还强调,实施全印刷补链强链护链工程,加强政策措施和市场机制的统筹协调,加快标准统一制定和应用升级,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与创新链、资金链、信息链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其中,在强链工程中,特别指出要推进印刷智能制造,推动按需印刷出版、个性化包装发展,推动印刷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

 

 
02
典型案例示范

 

印刷业智能化发展离不开典型案例的示范。在中宣部印刷发行局指导下,由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作为整体解决方案规划、设计与牵头实施单位,联合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厂商、印刷企业、出版单位和电商平台等共同建设“一本图书印刷智能制造测试线”,并于2019年正式连线试产。

 

自2021年起,测试线在全国按区域选择部分企业开展印刷智能制造示范经验推广工作,建设区域级或企业级的印刷智能制造示范线,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十四五”时期,“按需印刷智能制造测试线”和“包装印刷智能制造测试线”也将正式启动。展望未来,测试线将加速进入到推广应用阶段,对于推动我国印刷业智能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示范作用。

 

 

 
03
标准加快落地

 

为推进我国印刷业智能化发展,国家新闻出版署将印刷智能制造标准放在重要位置,指导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起草编制了《印刷智能制造标准体系表》(征求意见稿),并在2018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上正式发布。

 

2020年1月1日,CY/Z 31-2019《印刷智能制造标准体系表》正式实施。该体系表涵盖基础通用、智能印刷工厂、智能印刷设备及智能印刷服务四方面内容,对印刷智能制造标准化顶层设计、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印刷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及引领印刷业智能化建设健康有序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自2021年11月1日起,《印刷智能制造术语》《印刷智能工厂参考模型》《印刷智能工厂构建规范》《印刷智能工厂制造执行系统(MES)功能体系结构》《印刷产品智能设计与仿真指南》《数字印刷 书刊印制信息交换规范》等6项印刷行业首批智能制造行业标准正式开始实施。

 

 
04
实践逐渐深入

 

一大批优秀的印刷企业,在企业智能化改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2021年,这些企业智能化建设正加快落地实施。在众多先行印刷企业不断的探索之中,印刷业智能化的升级路径也更加清晰。

 

裕同科技投资12.5亿元建设的许昌智能工厂自动化模块完成度已经达到约70%,其中厂内仓储物流和车间运输环节基本实现全自动化,几乎不需要人力,全部由运送机器人(AGV)及自动叉车式AGV替代完成,下一步的目标是做到成品全检环节由人工检测替换成自动视觉检测(AOI)。

 

安徽新华对现有的生产设备进行数字化改造,使用边缘控制系统,制定接口通讯协议,实现同一生产线在不同工艺流程下的设备状态实时采集、参数提前预置,生产数据云端存储分析、动态可用、掌上可视,生产线设备与信息化系统的协同运行……

 

很多印刷企业的智能制造项目也受到了国家级的肯定。2021年,在国家工信部公布的2021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中,上海紫丹食品包装印刷有限公司与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上榜。其中,上海紫丹食品包装印刷有限公司的典型场景为质量精准追溯、在线运行监测与故障诊断、先进过程控制和产线柔性配置;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的典型场景为产线柔性配置。

 

总的来看,目前行业公认的智能化升级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

  • 通过机械臂、自动导引运输车、自动堆积等装置,提升自动化水平;

  • 通过引入智能物流系统、搭建智能化立体仓库等,推进智能物流及仓储建设;

  • 通过应用MES等系统,实现设备互联互通,建设数字化车间;

  • 通过智能设备互联、工业大数据和实时监控检测等智能应用,初步建立智能工厂;

  • 通过印刷电商建设与互联,提升印刷交易环节数字化和网络化水平。

 

应该注意的是,印刷智能化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自动化生产线,到数字化车间,再到智能工厂建设,印刷企业需要循序渐进,设计好实施路径。

 

2021年,印刷业智能化发展正在加速落地实施,不少大中型龙头企业的智能化建设正走向深入。

 

随着更多印刷企业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的显著提升以及精益生产在行业广泛普及,全行业践行智能化发展的基础正在逐渐夯实,行业对于智能化建设的认识,也从重硬件轻流程和过分追求无人化到重视硬件、软件和员工生产的协调发展。展望未来,智能化也将成为“十四五”时期印刷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新基建”“5G技术”等发展新机遇,以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推动下,引领印刷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